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4/12 BEST100 特刊|未來將留給觸動人心的

觸動人心的作品有什麼樣的「共通性」?這些觸動人心的關鍵又是如何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讓我們看見世界美好、破碎、引頸期盼卻也令人心碎的一面?本單元邀請五位資深推薦家,以「我們在作品裡淚眼婆娑的時刻」為題,一起從他們的視角讀小說、聽音樂、看電影、逛展覽!

近期最令你感到熱淚盈眶的作品?

01 電影《親愛的陌生人 All of Us Strangers》

搭配情境:離鄉背井的朋友們思念父母的夜晚。

推薦者|無影無蹤
臉書粉專「無影無蹤」經營者;台灣影評人協會常務理事;沖繩環太平洋國際電影節策展人。

我們在作品裡淚眼婆娑的時刻

All of Us Strangers

插畫/Xin ©Shopping Design

《親愛的陌生人》改編自山田太一著有的《與異人們共處的夏天》(1987),初次與這個故事相遇,是隔年問世的同名電影改編,在擅長奇幻風格的大林宣彥的執導之下,電影顯得妖氣十足。劇中,一名失意劇作家偶然重遇 28 年前因車禍過世的雙親亡魂,由於從中得到撫慰,他不斷地重新造訪他們,卻使得自己的身體愈發虛弱。

曾以《45年》(2015)征服我心的英國導演安德魯.海格撇除了原作的靈異面向,讓這個帶有奇幻設定的故事顯得寫實萬分,並做出了一個極具現代性的調整:將這位不斷重訪亡親的主人翁設定成一位男同志。能見到自己的兒子長大成人固然欣喜,但否能接受自己長大的兒子是一名同性戀者呢?在現實生活中亦公開出櫃的男星安德魯.史考特將這段糾結的情感詮釋得絲絲入扣,一場與亡父的和解戲,尤其令人動容。也令人不禁揣想,如果現在的我能與年輕時的父母對話,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景?

不過與原作最大差異在於,原作似在暗示我們沉浸在虛幻之中是極其危險的,今次改編卻淡化了這種訓教感,彷彿是在溫柔地安撫著觀眾,如果這種虛幻的歸屬足以作為一個暫時的逃避,那又有什麼關係?而這種打開一扇門,回到過去,引領我們哭、引領我們笑的魔法,不也是電影的一種隱喻嗎?

《親愛的陌生人 All of Us Strangers》
導演:Andrew Haigh
編劇:Andrew Haigh
製作單位:Film4 製片、勝圖娛樂、藍圖影業

02 棺材工廠博物館(the Coffin Works)

搭配情境:一個人在異地想家的夜晚。

推薦者|王欣翮 Elanor Wang
MA History of Art and Archaeology, SOAS。關注派對、藝術史、文化研究與博物館,但花在足球和賽車的時間比藝術多一點。

我們在作品裡淚眼婆娑的時刻

棺材博物館

插畫/Xin ©Shopping Design

棺材工廠博物館(the Coffin Works) 儘管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伯明翰近幾十年卻面臨製造業外移,所留下的空廠房或閒置、或轉為他用,棺材工廠博物館便是後者的典範案例。

前身為 1894 年成立的紐曼兄弟棺材工廠,聚集了伯明翰精湛的手工業人才,生產棺材與相關裝飾品,銷售遍及歐洲,客戶也從早夭的孩童一路到王宮貴族,並在 20 世紀末結束營業時原址保留成為博物館。

如今,博物館鉅細彌遺保留原先工廠內的瓦斯動力設備、車床、鑄造、電鍍和裁縫工坊,並由退休員工持續維修機器使其得以運行。原址保留為觀眾創造出一個得天獨厚的沈浸式觀展體驗,當工具和商品靜靜地擺在檯面,甚至沒有任何壓克力罩阻隔,彷彿員工們只是午休期間暫時離開,亦隨時都會回到現場。觀眾循著導覽志工的腳步穿梭,聽其講解策展團隊的田調訪查,以及工廠員工與家屬的口述,當年的勞動環境躍然而生。

走進博物館時,那撲面而來屬於工廠的獨特氣味瞬間將我的意識拉回台中老家經營六十多年的布料工廠。隨著粉塵引發的鼻尖騷動、散置層架的貿易資料,以及陽光穿透玻璃大窗落在工作檯的暖色,不只將伯明翰與台中兩個相隔近萬公里的城市串起,也重疊了兩地的勞動場景,以及勞動者隨著社會變遷逐漸走進歷史的凋零,這一切都讓在工廠長大的我忍不住泫然欲泣。如果台灣也有這樣的博物館就好了,我在心底暗暗地想。

棺材工廠博物館(the Coffin Works)
創辦人:Newman Brothers
地點:Birmingham, United Kingdom
落成:1894 年

03 電影《新宿小偷日記》 / 《新宿泥棒日記》

搭配情境:對生活感覺到憤怒,卻只能壓抑的時候。

推薦者|黃曦
寫作者。現任《釀電影》編輯,《飛地》企劃總監。文章散見於《釀電影》、《聯合文學》、OKAPI 等。

我們在作品裡淚眼婆娑的時刻


插畫/Xin ©Shopping Design

大島渚拍《新宿小偷日記》時,正是六〇年代日本全共鬪時期,片子以新宿廣場和紀伊國屋書店於焉展開,最後以大島真實紀錄下的騷亂事件作結。除了男女主角之外,書店社長田邊茂一、性學家高橋鐵,創造社與狀況劇場的一眾演員,皆於片中以偽紀錄片、劇中劇之方式,演繹本真的自己。

川本三郎寫《我愛過的那個時代》引「從此以後/我們/長大了/曾經是小孩/的我們/大家都長大了」一詩悼念運動期間逝世的學生與失落的青春;大島渚反覆於片中引出一曲吟唱「如果我還只是孩子」云云,以及片中一段劇場式的獨角戲:梅子在聚光燈下將書堆成小山,於此同時,每一本書以畫外音朗誦其中片段,西蒙維爾提及貧窮的最深處即是神秘、絕望與低俗。

吉本隆明談及孤獨使他去到無關靈魂之地,亦讓他憤怒;魯迅寫《為了忘卻的紀念》悼念柔石與其他青年作家——那是從上一個時代延續至這一個時代的憤怒——同時,亦是我們與大島渚沒能雍有涅槃的自由之因,正是因為對生命還有不捨。是以,小偷的日記,是行在愛與希望之街,面對青春殘酷物語,仍有愛,對世界的愛。

《新宿小偷日記》 / 《新宿泥棒日記》
導演:大島渚 編劇:大島渚、
田村孟、佐佐木守、足立正生
出品年份:1969 年
製作單位:創造社

04 書籍《Intermezzo》

搭配情境:對生活感到無力與迷惘的日子。

推薦者|雨城
多年在網路上分享書評與文字,文學與社科書愛好者,台灣莎莉魯尼民間後援會會長(?)平時出沒 Instagram。

我們在作品裡淚眼婆娑的時刻

Intermezzo

插畫/Xin ©Shopping Design

愛爾蘭小說家莎莉.魯尼,在她最新的第四本小說《Intermezzo》中,繼續她最擅長的:捕捉千禧世代的迷惘。故事圍繞彼得與伊萬兩兄弟,各自面對喪父的過程。這份失去迫使兩人面對至今為止擱置的生命課題,其中大哥彼得的掙扎格外觸動我。喪父之痛提醒了彼得過去這些年更多的「失去」,讓三十多歲的他驚覺:這難道就是我的人生──不,餘生了嗎?曾經擁有那麼絢爛的青春與未來的寬廣,而今失去這一切後,該怎麼繼續活下去?

這段從失去到其後種種失序的描寫,與魯尼過往作品有異曲同工之處:世界動亂,主角渺小無力;失去如斯龐大,一時間吸引了所有的目光。而時間繼續前進,角色們終會在日常的實踐中,找到並重新定義一方能夠挺身守護的「世界」;彼得也在小說尾聲學會移開視線,看見並把握生命中尚未失去的關係及事物。

這正是魯尼的小說吸引我的地方:我們跟著小說角色一同走過,那些對世界與生命感到無力的日子。而生活隨閱讀推進,九月底上市的《Intermezzo》,讀完已是十一月初;闔上書頁,為自己加一件外套,如同小說結尾:我們終究還是能為自己的生活,做點什麼。

《Intermezzo》
作者:莎莉.魯尼(Sally Rooney)
出版社 / 製作單位: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05 專輯《DOOPEE TIME》

搭配情境:需要新的靈感的時候、半夜無聊的時候(會立刻讓夜晚變得非常有趣喔!)

推薦者|曾稔文 Ami Tseng
DSPS 主唱、DJ。2014 左右開始寫歌,2019 開始 DJ。到處打工,是 PAR STORE 店員、唱 solo、也接企劃和主持、文字的工作。最有熱情的事:美食、音樂、人類、神秘學。

我們在作品裡淚眼婆娑的時刻

Doopee Time

插畫/Xin ©Shopping Design

這是一張可愛且瘋狂的實驗、電子、拼貼專輯。我在幾年前喜歡上《DOOPEE TIME》,因為它很神秘、美學可愛又奇特,聽著聽著從新鮮、到甚至有些發毛、其中卻也有讓人想哭的部分。情緒、敘事和音樂畫面非常豐富且難以預料。

前陣子幸運地在網路上買到了實體專輯。我第一次翻開歌詞本和音樂從頭到尾聽了一遍。進入《DOOPEE TIME》的瘋狂世界裡,我發現這是一個具有完整脈絡與世界觀的長篇故事。

專輯圍繞著兩個女孩 SUZI 和 CAROLINE,用簡單的語境不斷地討論生活的本質、愛、時間與空間。全曲目有著大量的拼貼、取樣和對白,不斷和音樂穿插來推進故事。這一段旅程難以言喻,很像「聽」了一部夢幻又恐怖的科幻片,我實在沒有經驗過這樣的聆聽體驗。

這張專輯在 1995 年發行,由鋼鼓演奏家、實驗音樂大師 Yann Tomita(ヤン富田)所製作,據說其中 CAROLINE 的聲音演出、是來自從 90 年代活躍至今的 Buffalo Daughter 的主唱 Yumiko Ohno(大野由美子),由她的聲音下去重新運算成像小朋友的聲音(難怪大家都沒認出來)。《DOOPEE TIME》真的很像一張來自未來的專輯,30 年後聽還是非常前衛與創新。

我想每個人都能在這張專輯的故事中詮釋出自己的版本、投射出自己對生活的疑問和情感。就像 CAROLINE 和 SUZI 不斷聊到的主題:「生活不是只有那些好的時光吧?」「是啊,但那也代表生活不是只有失落啊。」

《DOOPEE TIME》
藝術家:DOOPEES
製作人: Yann Tomita(ヤン富田)
發行:Oct 20, 1995

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4/BEST100・未來將留給觸動人心的,更多內容請點此試閱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46 期
✦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經營品牌,可以帶來龐大的獲利機會。這句話是許多企業經營者所信奉的金科玉律。

根據全球最大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凱度洞察(Knatar)所公布的 2024 年最具價值全球品牌百強排行榜(Kantar BrandZ 2024 Most Valuable Global Brands)報告,全球 100 大品牌價值總金額高達 8.3 兆美元。這份報告特別強調,從投資角度來看,品牌是最好的標的物。

全球100大品牌價值總金額高達8.3兆美元。排名第1名的Apple品牌價值超過1兆美元。

圖片來源/Kantar BrandZ 2024 Most Valuable Global Brand

2006 年是凱度洞察全球品牌百強排行榜首次發表的年份。以這一年為基準,該顧問公司指出,如果當時人們投資 100 元美金在全球百強排行榜上的品牌,他們在 2024 年可以獲得的投資報酬是 500 元美金。相對的,投資人將錢放在 MSCI 世界指數(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World Index)股票,可以得到的報酬是 249 美元;投資標準普爾 500 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股票,則是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 412 美元。兩種股票市場的投資報酬率皆比不上品牌的投資效益。

然而,這種讚揚品牌商業價值的主流論點,近年來在國際間,出現許多反思甚至批判的意見。為本專欄所寫的第 1 篇文章《你的品牌值得被在乎嗎?》,內容介紹的就是這股商業營運的新思維與案例,以多元的視角(例如社會行動、族群共融、永續發展等)去評判品牌經營的成就。


攝影:李盈靜 © Shopping Design

在 2024 年設計新商業年會(DesignBIZ Fest)趨勢論壇的演講上,我以英國飲料品牌 Innocent 的「更美好,而不是更獨特」(Better, not different)經營模式為例子,鼓勵台灣設計師們以影響力設計(impact design),加入全球新商業的發展趨勢。

1998年3位創辦人花了500英鎊買水果,賣掉1,000瓶果昔果汁。如今,Innocent的2022年營收高達4.261億英鎊,售出的蔬菜水果產品總數為13億份。「更美好,而不是更獨特」(Better, not different)是Innocent的創業商模。

圖片來源/pinterest

長期以來,設計師被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賦予一項重責大任,亦即「為企業創造品牌價值」。1980 年代以來的品牌浪潮,設計師在其中扮演功不可沒的角色。然而,品牌企業在獲取豐厚利潤的同時,這浪潮所造成的棘手問題,例如地球生態危機、貧富差距擴大、心理健康惡化等後果,卻為這個世界帶來巨大損失的災難。

我非常喜歡知名作家 Naomi Klein 在其經典作品《No Logo》書中的一句話:「商標化是氣球經濟:膨脹的速度快得驚人,但裡面只是一團熱空氣」。《No Logo》出版於 1999 年。25 年過後,Klein 對品牌經營所提出的 3 大批判,也就是 No Space(品牌霸佔公共生活空間)、No Choice(品牌操縱消費者選擇)、No Jobs(品牌剝削勞動力價值),其論點至今仍是鏗鏘有力。

《No Logo》被翻譯成超過20種語言,全球銷售超過100萬冊。《時代》雜誌評為自1923年來非小說類百大書籍之ㄧ。

圖片來源/pinterest

品牌管理到影響力管理的 7 大典範轉變

該是時候,設計師把手上品牌管理(Brand Management)的相關書籍丟到一旁,好好去認識創新的、另類的商業經營模式:影響力管理(Impact Management)。我們可以在許多 B 型企業,例如 Patagonia、Ben & Jerry、Innocent、The Big Issue、Natura & Co.等,看到這個商模的成功案例。切記,影響力管理不只適用於 B 型企業,而是任何由使命感所驅動的事業單位。

吸收影響力管理的學說與作法,對台灣設計師相當重要。這觀念可以讓我們打破對社會企業或 B 型企業的刻板印象。雖然使命感經濟在國外越來越興盛,但在台灣,只要一提到這方面相關的企業,不少人常常會很直觀地覺得,它們不具備強大的產業競爭力、它們需要政府扶持才能存活、它們的商業利潤低不值得投資等。

影響力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將企業的影響力作為,打造成為一套可運行的商業經營模式。在成功的使命感事業案例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創新的管理思維與做法都是其發展的關鍵因素。影響力管理不是品牌管理的進階版本,它也不是繼內容行銷之後新的品牌行銷手法。本質上,品牌管理與影響力管理是兩種不同的典範:

  • 品牌管理用創意將企業理念寫成動人文案標題,影響力管理則是積極將企業承諾寫成影響力報告書(impact report)

  • 品牌管理追求心靈佔有率、美學佔有率的競爭優勢,影響力管理則是強調為地球、為未來世代的責任感

  • 品牌管理需要擬定刺激購物行為的行銷策略,影響力管理需要規劃號召公益行動的倡議策略(advocacy strategy)

  • 品牌管理致力於研發如何滿足顧客的客製化需求,影響力管理則是致力於研發如何鼓勵顧客參與資本主義經濟的改革

  • 品牌管理的獲利主要是靠消費體驗,影響力管理的營收是來自於消費者從事有意義的任務(engage)

  • 品牌管理訴求消費者的慾望與生活風格,影響力管理關心地球的生存與生態再生(regeneration)

  • 品牌管理必須訂定市場成長率與股東獲利的年度目標,影響力管理將地球價值的損益放在年度財務報表上

影響力管理所著重的事業發展目標與管理策略不同於品牌管理。它對品牌效益的極大化沒有興趣,它在意的是如何達成使命感的願景。對影響力管理的認識不夠,是台灣設計新商業無法蓬勃發展的一大阻礙。我們習慣以品牌為管理的基本單位,而不曉得如何去管理影響力。

品牌管理之外的管理學,是設計師 2025 年的新功課。典範轉移正在興起,我稱之為影響力轉向的設計趨勢。跳脫品牌管理,將會是你發展設計新商業的第一步。

影響力管理所著重的事業發展目標與管理策略不同於品牌管理。它對品牌效益的極大化沒有興趣,它在意的是如何達成使命感的願景。在2024年12月9日舉辦的好事事業論壇向外界介紹影響力管理的概念學說與國內外案例。

圖片來源/劉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