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時流下的淚水,往往被貼上「脆弱」的標籤,不過,「眼淚槍(Tear Gun)」的誕生,徹底顛覆了這樣的既定想像。

它的運作機制為:讓使用者戴上特製面罩,以此將淚水收集到黃銅製的眼淚槍中,並透過高壓氣瓶快速冷凍水分,最後,將結凍的眼淚如子彈般射出。

這是台灣創作者陳儀霏於 2016 年所創作的作品,其靈感則來自她在荷蘭求學時,某次於台上不禁落淚的經驗——

扣下「眼淚槍」板機的那一瞬間

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之中,與師長意見相左、發生爭論,通常被視為「不禮貌」的行為。出於這樣的成長背景,當陳儀霏遠赴荷蘭埃因霍芬設計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時,她意識到自己難以對師長提出質疑,或是反面意見——但這正是埃因霍芬設計學院所鼓勵、提倡的一種溝通模式。

跨文化溝通產生的種種困境,對陳儀霏形成了不可忽視的龐大壓力,最終在某次提報發表中達到臨界點,就此爆發。與系主任發生多次爭論,忍不住情緒潰堤的陳儀霏,下意識地轉過身去、背對眾人落淚,「我的『禮貌』變成了我的弱點,我不想讓其他人看見我在哭」,陳儀霏對外媒表示。

這樣的經驗,最終化為創作靈感,成為陳儀霏畢業製作的作品概念,也正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眼淚槍」。

陳儀霏 眼淚槍


圖片來源/FEI STUDIO

在畢業製作的發表上,陳儀霏將眼淚槍指向那個當初令她落淚的系主任,這雖是個雙方事先溝通好的橋段,但在扣下板機的那一瞬間,仍然別具意義——頓時,師與生的階級被反轉、文化差異的溝通落差被消弭,往往與「脆弱」畫上等號的眼淚,竟成了如此強而有力的武器,整個作品的概念彷彿也在那刻真正完整。

陳儀霏 眼淚槍


圖片來源/FEI STUDIO

至今,眼淚槍已先後於台灣、歐洲多國展出,並於 2022 年,被位於鹿特丹的范伯寧恩美術館典藏庫收入館藏。

疫情期間打造透明面罩、參與南美館《我們從河而來》

在碩士的畢業製作即有如此出色的表現,那麼現在的陳儀霏又在做些什麼呢?

現為留歐藝術家的陳儀霏,於荷蘭開設藝術工作室,主要從事議題型的藝術創作。在新冠疫情的時空背景下,陳儀霏設計了透明面罩「CoV19」,化防疫用品為時尚配件,也避免「戴口罩」對於個性、真實性、互動與同理心的抹消,反倒幫助使用者表達自我。在兼具防疫功能的同時,也回應了文化與社會層面的需求。

陳儀霏 CoV19


圖片來源/FEI STUDIO

此外,陳儀霏亦受到北海大使館委託,與藝術家羅晟文攜手創作《F/EEL》,以體感方式,試圖建立人對鰻魚的跨物種共感,陳儀霏形容,《F/EEL》的空間、參與方式跟密室逃脫非常相似。

而後,這件作品也被收錄於 2024 年南美館二館的展覽《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之中,陳儀霏、羅晟文因此專程返台,持續進行田野調查,以台灣背景為基礎,創作台灣版的鰻魚作品,並依照不同的文化、環境,發想最適當的展演方式,以及與觀眾溝通的模式。

陳儀霏 F/EEL


© 2024 我們從河而來。

陳儀霏一連串的作品,均以創意思維叩問當代議題,並以藝術形式具體呈現,令觀者印象深刻之餘,也對其未來的創作倍感期待。

參考資料/FEI STUDIO・dezeen・典藏 ARTouch・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46 期
✦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經營品牌,可以帶來龐大的獲利機會。這句話是許多企業經營者所信奉的金科玉律。

根據全球最大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凱度洞察(Knatar)所公布的 2024 年最具價值全球品牌百強排行榜(Kantar BrandZ 2024 Most Valuable Global Brands)報告,全球 100 大品牌價值總金額高達 8.3 兆美元。這份報告特別強調,從投資角度來看,品牌是最好的標的物。

全球100大品牌價值總金額高達8.3兆美元。排名第1名的Apple品牌價值超過1兆美元。

圖片來源/Kantar BrandZ 2024 Most Valuable Global Brand

2006 年是凱度洞察全球品牌百強排行榜首次發表的年份。以這一年為基準,該顧問公司指出,如果當時人們投資 100 元美金在全球百強排行榜上的品牌,他們在 2024 年可以獲得的投資報酬是 500 元美金。相對的,投資人將錢放在 MSCI 世界指數(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World Index)股票,可以得到的報酬是 249 美元;投資標準普爾 500 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股票,則是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 412 美元。兩種股票市場的投資報酬率皆比不上品牌的投資效益。

然而,這種讚揚品牌商業價值的主流論點,近年來在國際間,出現許多反思甚至批判的意見。為本專欄所寫的第 1 篇文章《你的品牌值得被在乎嗎?》,內容介紹的就是這股商業營運的新思維與案例,以多元的視角(例如社會行動、族群共融、永續發展等)去評判品牌經營的成就。


攝影:李盈靜 © Shopping Design

在 2024 年設計新商業年會(DesignBIZ Fest)趨勢論壇的演講上,我以英國飲料品牌 Innocent 的「更美好,而不是更獨特」(Better, not different)經營模式為例子,鼓勵台灣設計師們以影響力設計(impact design),加入全球新商業的發展趨勢。

1998年3位創辦人花了500英鎊買水果,賣掉1,000瓶果昔果汁。如今,Innocent的2022年營收高達4.261億英鎊,售出的蔬菜水果產品總數為13億份。「更美好,而不是更獨特」(Better, not different)是Innocent的創業商模。

圖片來源/pinterest

長期以來,設計師被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賦予一項重責大任,亦即「為企業創造品牌價值」。1980 年代以來的品牌浪潮,設計師在其中扮演功不可沒的角色。然而,品牌企業在獲取豐厚利潤的同時,這浪潮所造成的棘手問題,例如地球生態危機、貧富差距擴大、心理健康惡化等後果,卻為這個世界帶來巨大損失的災難。

我非常喜歡知名作家 Naomi Klein 在其經典作品《No Logo》書中的一句話:「商標化是氣球經濟:膨脹的速度快得驚人,但裡面只是一團熱空氣」。《No Logo》出版於 1999 年。25 年過後,Klein 對品牌經營所提出的 3 大批判,也就是 No Space(品牌霸佔公共生活空間)、No Choice(品牌操縱消費者選擇)、No Jobs(品牌剝削勞動力價值),其論點至今仍是鏗鏘有力。

《No Logo》被翻譯成超過20種語言,全球銷售超過100萬冊。《時代》雜誌評為自1923年來非小說類百大書籍之ㄧ。

圖片來源/pinterest

品牌管理到影響力管理的 7 大典範轉變

該是時候,設計師把手上品牌管理(Brand Management)的相關書籍丟到一旁,好好去認識創新的、另類的商業經營模式:影響力管理(Impact Management)。我們可以在許多 B 型企業,例如 Patagonia、Ben & Jerry、Innocent、The Big Issue、Natura & Co.等,看到這個商模的成功案例。切記,影響力管理不只適用於 B 型企業,而是任何由使命感所驅動的事業單位。

吸收影響力管理的學說與作法,對台灣設計師相當重要。這觀念可以讓我們打破對社會企業或 B 型企業的刻板印象。雖然使命感經濟在國外越來越興盛,但在台灣,只要一提到這方面相關的企業,不少人常常會很直觀地覺得,它們不具備強大的產業競爭力、它們需要政府扶持才能存活、它們的商業利潤低不值得投資等。

影響力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將企業的影響力作為,打造成為一套可運行的商業經營模式。在成功的使命感事業案例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創新的管理思維與做法都是其發展的關鍵因素。影響力管理不是品牌管理的進階版本,它也不是繼內容行銷之後新的品牌行銷手法。本質上,品牌管理與影響力管理是兩種不同的典範:

  • 品牌管理用創意將企業理念寫成動人文案標題,影響力管理則是積極將企業承諾寫成影響力報告書(impact report)

  • 品牌管理追求心靈佔有率、美學佔有率的競爭優勢,影響力管理則是強調為地球、為未來世代的責任感

  • 品牌管理需要擬定刺激購物行為的行銷策略,影響力管理需要規劃號召公益行動的倡議策略(advocacy strategy)

  • 品牌管理致力於研發如何滿足顧客的客製化需求,影響力管理則是致力於研發如何鼓勵顧客參與資本主義經濟的改革

  • 品牌管理的獲利主要是靠消費體驗,影響力管理的營收是來自於消費者從事有意義的任務(engage)

  • 品牌管理訴求消費者的慾望與生活風格,影響力管理關心地球的生存與生態再生(regeneration)

  • 品牌管理必須訂定市場成長率與股東獲利的年度目標,影響力管理將地球價值的損益放在年度財務報表上

影響力管理所著重的事業發展目標與管理策略不同於品牌管理。它對品牌效益的極大化沒有興趣,它在意的是如何達成使命感的願景。對影響力管理的認識不夠,是台灣設計新商業無法蓬勃發展的一大阻礙。我們習慣以品牌為管理的基本單位,而不曉得如何去管理影響力。

品牌管理之外的管理學,是設計師 2025 年的新功課。典範轉移正在興起,我稱之為影響力轉向的設計趨勢。跳脫品牌管理,將會是你發展設計新商業的第一步。

影響力管理所著重的事業發展目標與管理策略不同於品牌管理。它對品牌效益的極大化沒有興趣,它在意的是如何達成使命感的願景。在2024年12月9日舉辦的好事事業論壇向外界介紹影響力管理的概念學說與國內外案例。

圖片來源/劉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