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於 12 月 13 日開幕的台中勤美術館,首展特邀日本設計團隊 nendo 策展,除了規劃 5 大展區,並帶來超過 100 件設計作品外,nendo 也加碼展出與 The Pokémon Company 聯名,且從未在海外亮相過的《Pokémon Mosaic》生活居家系列。
你或許不知道的是,nendo 除了是日本知名設計師佐藤大所創立的設計團隊,作品範疇橫跨產品、空間、品牌、策展等領域,更曾與 The Pokémon Company 多次合作,以極簡、成熟的大人系風格,為寶可夢 IP 打造生活居家單品、卡牌對戰組,並優化卡牌介面設計,甚至還為其母公司 Creatures Inc. 進行揉合寶可夢元素的辦公室改造!
#01 《Pokémon Mosaic》生活居家系列
誕生於 1996 年的 Pokémon,其魅力從遊戲領域,全面擴展至動畫、電影、卡牌等多種形式,作為一介已問世超過 25 年的 IP,它最初的愛好者多半已步入 20、30 歲的人生階段, 為了這些仍對寶可夢懷抱深厚情感的成年人,nendo 設計了一系列融於日常的大人系居家單品。
比起直接使用寶可夢的具體造型,nendo 選擇汲取每隻寶可夢的代表色彩,並將其調整為適合居家空間的沈穩色調,再以圓形、三角形、各式四邊形等幾何色塊呈現。
在這樣的設計轉譯之下,便產生了類似馬賽克磁磚、彩繪玻璃等極具裝飾性的抽象風格,而這也正是系列名稱《Pokémon Mosaic(寶可夢馬賽克)》之由來。
#02 《Pokémon Card Game》標準化卡牌對戰組
寶可夢的卡牌收集與對戰,是相當受歡迎的一種遊戲模式,隨著各國玩家人數不斷增加,不同地區也衍生出了各自的玩法,甚至出現了相關的國際型比賽,在這樣的趨勢下,建立全球一致的標準化遊戲環境,成為品牌的首要任務之一。
《Pokémon Card Game》的開發者石原恒和表示,這次針對遊戲環境的標準化設計,是寶可夢卡牌以「西洋棋」這類型的國際化遊戲為目標,所邁出的第一步。因此,他們再度找來了 nendo,與 The Pokémon Company、遊戲開發商 Creatures 共同合作,打造史上首款《Pokémon Card Game》標準化卡牌對戰組。
整體設計以黑色為主、白色為輔,以突顯卡片本身的美感,對戰組則內含水、火、草等 3 種屬性的卡牌,nendo 也為其特別製作了卡牌保護套。
此外,nendo 將對戰中累積的傷害值記錄,設計為可垂直堆疊排列的圓錐狀,方便辨識、計算與收納;另一方面,代表中毒、灼傷狀態的標記,則改為環形。以上所有配件都可整齊地放進收納盒中,若將收納盒完全打開,便是卡牌遊戲的對戰台面——綜觀而言,nendo 以明確而簡約的設計,為寶可夢卡牌遊戲環境的標準化,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03 《Pokémon Card Game 朱&紫》卡牌介面優化
除了卡牌對戰組之外,nendo 也與遊戲開發商 Creatures 共同執行了系列第 15 代《Pokémon Card Game 朱&紫》卡牌介面的優化設計。
在正式著手優化之前,nendo 首先將卡牌拆解為 24 個構成要素,分別為:卡牌名稱、HP(體力)、招式、背景色、卡牌外框等,並逐一分析,檢視各個元素在遊戲過程中的優先順序、排列合理性、易讀性等。
nendo 從使用者行為的角度切入思考,最終針對其中 11 個構成要素進行了優化設計,在配色系統、字體、尺寸、擺放位置、示意圖像等調整上都別有用心,透過卡牌介面的更新,為眾多玩家創造了更舒適、友善的遊玩體驗。
#04 Creatures 辦公室改造
撇開一系列的產品與優化設計不談,nendo 甚至還為寶可夢開發商 Creatures 進行了辦公室改造。
nendo 以寶可夢卡牌的製作工藝為靈感,使用雷射切割技術,將 2.3mm 厚的鋼板裁切成與寶可夢卡牌等比例的尺寸,並一一刻畫出寶可夢的圖案,再經手工逐張折彎成 12 種特定角度,最終,將其全數排列,成為壯觀的曲面牆,營造出多樣化的視覺效果與生動氛圍,其中更驚喜暗藏 9 張「能量卡」,邀請訪客盡情探索。
而辦公室的整體格局,並未使用傳統的方形分隔,而是透過柔和的曲面牆,自然地建構每個區域,賦予其不同的形狀與大小。同時,會議空間中的桌子也設計為獨特的有機樣態,能根據人數隨時調整佈局,實現了自由、靈活的空間使用模式。
這樣自由、靈活的辦公室設計理念,其實來自於 Creatures 創立初期的 Logo,其中包含了多種有機體般的形狀,而這也傳遞著品牌的願景,期待自身能在環境變化中快速適應、持續成長,最終,造就了 Creatures 辦公室獨特的設計風格。
nendo 在日文中有著「黏土」之意,而這似乎也呼應著該設計團隊的作風——擅長以設計翻轉既定印象,創造日常中的小小驚喜。這樣的特質,在 nendo 至今為止的寶可夢系列設計中幾乎一覽無遺,充分回應實用性與使用者體驗的同時,展現團隊從未被框限的想像力與高度可塑性。
參考資料/nen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