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來到秋季,早晚漸涼的近日已不見暑氣蒸騰,但在設計界裡,源源不絕的能量仍熱情四射。這幾年致力於推助業界交流、扶植學生的 CIDA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近期便舉行「KDM 台韓設計交流工作坊」,透過三天兩夜的實地探訪、企業觀摩,讓韓國和台灣的學子們探索彼此地域文化,迸發設計創意與嶄新思維!
在歷史相似之地,從文化探索出發
積極投入於整合資源、促進產業流動的 CIDA,過去已舉辦過多次跨國交流盛會,如去年於基隆進行、由 ADA 亞洲設計聯盟共同發起的「ISDW 臺日韓國際學生設計研習營」,以及歡慶台北及首爾締結姐妹市 55 週年的「TAIPEI X SEOUL X U 國際工業設計青年交流工作坊」等,都讓台、日、韓學生和新銳設計師們,擁有更多發揮的舞台與被看見的可能。
此回「KDM 台韓設計交流工作坊」與過往最大不同之處,在於跳脫首都首爾市,深入韓國他處散發不同魅力的所在 ── 光州。「CIDA 在 ADA 亞洲設計聯盟一直與會員國維持著良好關係,韓國國家研究單位光州設計振興院,聽聞我們為國際交流的付出後,便主動發出邀請,希望讓當地的孩子們也來台灣走走。」此次交流工作坊主要負責人曾俊儒教授說道。
位處江原道的光州,對許多人而言也許不太熟悉,或者僅透過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知曉,但其實,光州和台灣有著相似的歷史經歷和底蘊。「光州事件是韓國民主轉型相當重要的轉捩點,作為革命發源地,與台灣過去相像。於是這次交流就決定以『文化探索』為題,看雙方學生能碰撞出什麼火花。」
光州的學生特質較為樸素、內向,但仍有屬於自身的見解。曾俊儒提及,「起初和大家講述對這次活動的期待時,部分孩子不覺得自己有辦法做到。」但經過三天兩夜的吸收轉化,最後端出設計成果時,他看見了學生眼裡的光,那是對作品的自信和驕傲。
從觀光美食汲取靈感,透過企業觀摩指引方向
「KDM 台韓設計交流工作坊」於 9 月 26 日至 9 月 28 日登場,由台、韓各十位學生組成。韓國學子皆由光州設計振興院篩選推派,台灣參與者則來自 CIDA 多數會員任職的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首日下午進行破冰活動、宣達主題「文化探索」後,便前往寧夏夜市享用千歲宴,一邊品嚐台灣夜市美食,一邊分享雙方異同的飲食文化,藉此加深認識、活絡氣氛,並為小組設計發想注入靈感。
除了飲食及地方文化外,企業觀摩亦是活動重點之一。第二日一早,工作坊便安排 ASUS 華碩參訪行程,全程以英文講解,讓韓國學生更加了解台灣企業文化,也使台灣學生對產業出路有更具體的指引。
參與者之一、臺科大大三學生張子浩表示,「當天參觀了 ASUS 展示廊廳,看見亮點產品的加工過程,也在演講裡認知到他們的思考模式、未來走向。雖然平時學校也會有業界老師授課,但實際參訪一趟,能更直接知道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要從哪些方向著手,很有幫助。」而在整合企業帶來的收穫後,工作坊也分成五組走訪台北不同景點,有觀光鬧區也有充滿傳統意象的宮廟,為大家的創造力凝聚出更顯著的輪廓。
台韓文化美學交匯,讓創意實踐於生活
這回「KDM 台韓設計交流工作坊」成果發表第一名,為由 E 組學生紀秉嫻、藍宜靖、Park Jeongseon 和 Lim Hohyun 創造的「KoTA 啤酒杯」。
小組成員在吃飯時,觀察到兩國都有「乾杯」的習慣,便拆解韓國國旗、融合陰陽概念設計杯口,以台灣建築特有的窗花、韓屋長條交錯之紋理作為杯身,乾杯時碰撞在一起,象徵著台韓友好交流。品牌名 KoTA 則由韓國學生直觀地縮減 Korea 和 Taiwan,交疊兩國國旗的白日、陰陽元素,形塑出簡潔而具質感的標誌。
{“link”:””,”title”:””,”collection”:[{“src”:{“o”:”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78-25614.jpg?w=2000&output=webp”,”xs”:”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78-25614.jpg?w=100&output=webp”,”s”:”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78-25614.jpg?w=600&output=webp”,”m”:”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78-25614.jpg?w=900&output=webp”,”l”:”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78-25614.jpg?w=1200&output=webp”},”title”:”2024KDM\u53f0\u97d3\u8a2d\u8a08\u4ea4\u6d41_6″},{“src”:{“o”:”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76-43346.jpg?w=2000&output=webp”,”xs”:”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76-43346.jpg?w=100&output=webp”,”s”:”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76-43346.jpg?w=600&output=webp”,”m”:”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76-43346.jpg?w=900&output=webp”,”l”:”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76-43346.jpg?w=1200&output=webp”},”title”:”2024KDM\u53f0\u97d3\u8a2d\u8a08\u4ea4\u6d41_7″},{“src”:{“o”:”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73-75783.jpg?w=2000&output=webp”,”xs”:”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73-75783.jpg?w=100&output=webp”,”s”:”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73-75783.jpg?w=600&output=webp”,”m”:”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73-75783.jpg?w=900&output=webp”,”l”:”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73-75783.jpg?w=1200&output=webp”},”title”:”2024KDM\u53f0\u97d3\u8a2d\u8a08\u4ea4\u6d41_8″}],”from”:””,”from_link”:””,”description”:”\u5f9e\u53f0\u97d3\u5169\u570b\u7684\u300c\u4e7e\u676f\u300d\u6587\u5316\u7684\u8a2d\u8a08\u4f5c\u54c1\u300cKoTA\u300d\u3002″}
獲得第二名的作品,則是塑膠瓶回收的服務流程設計,來自 B 組學生鄭羽芹、羅郁琁、Kim Eunbin 及 Kim Jimin 共同產出。
四人參觀西門町時,發現珍珠奶茶店固然吸引許多觀光客,資源回收卻未能完善,以致遊客不清楚如何分類、垃圾堆積有礙市容。為有效解決外國旅人看不懂回收指標的痛點,他們認為回收桶本身應大型且顯著,便將韓國傳統帽子造型與台灣窗花結合,設計出具兩國特色且低調沉穩的回收容器,放在店家旁示意,讓遊客一目瞭然、飲用完畢後放置,亦方便店家收回。
{“link”:””,”title”:””,”collection”:[{“src”:{“o”:”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67-47238.jpg?w=2000&output=webp”,”xs”:”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67-47238.jpg?w=100&output=webp”,”s”:”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67-47238.jpg?w=600&output=webp”,”m”:”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67-47238.jpg?w=900&output=webp”,”l”:”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67-47238.jpg?w=1200&output=webp”},”title”:”2024KDM\u53f0\u97d3\u8a2d\u8a08\u4ea4\u6d41_10″},{“src”:{“o”:”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65-54906.jpg?w=2000&output=webp”,”xs”:”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65-54906.jpg?w=100&output=webp”,”s”:”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65-54906.jpg?w=600&output=webp”,”m”:”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65-54906.jpg?w=900&output=webp”,”l”:”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65-54906.jpg?w=1200&output=webp”},”title”:”2024KDM\u53f0\u97d3\u8a2d\u8a08\u4ea4\u6d41_11″},{“src”:{“o”:”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61-66035.jpg?w=2000&output=webp”,”xs”:”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61-66035.jpg?w=100&output=webp”,”s”:”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61-66035.jpg?w=600&output=webp”,”m”:”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61-66035.jpg?w=900&output=webp”,”l”:”https:\/\/image-cdn.learnin.tw\/bnextmedia\/image\/album\/2024-10\/img-1728665461-66035.jpg?w=1200&output=webp”},”title”:”2024KDM\u53f0\u97d3\u8a2d\u8a08\u4ea4\u6d41_12″}],”from”:””,”from_link”:””,”description”:”\u5c07\u97d3\u570b\u50b3\u7d71\u5e3d\u5b50\u9020\u578b\u8207\u53f0\u7063\u7a97\u82b1\u7d50\u5408\uff0c\u8a2d\u8a08\u51fa\u5177\u5169\u570b\u7279\u8272\u4e14\u4f4e\u8abf\u6c89\u7a69\u7684\u56de\u6536\u5bb9\u5668\u3002″}
獲獎作品將於國際展出,跨國交流持續未歇
對於在短短的三天兩夜中,學生們能交出如此高品質的成果,曾俊儒感到相當驚豔,「還有不少人在活動結束後主動表達,對於這次的交流十分滿意,回國後也會推廣出去。」而 CIDA 將會帶著前述獲獎作品,前往十一月舉行的 Seoul Design Festival 首爾設計節展出,讓豐碩的成果被更廣泛地看見。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KDM 台韓設計交流工作坊」特別與學學教育機構合作,不僅化作學生集思廣益的場地,最後更共同舉辦由學學代理的 PechaKucha Night 設計師交流之夜。當日講者中,有兩位韓國學生崔敏書、金智敏代表上台,同時邀來首爾漢陽大學應用藝術教育教授李東映、葛萊美專輯裝幀設計入圍者鄭星慧,以及台灣男子鈍劍國手陳弈通等人,採用 20 張照片 x 20 秒的方式,以「Keep Fighting」為題,分享人生中不停奮鬥的經歷,為工作坊畫上完美句點。
2024 即將邁入年末,CIDA 持續推動國際交流的腳步仍未停。設計能量不分國界,在可期的未來,還有更多、更深、更廣的遇見和激盪正等著實現!
採訪・撰文/洪采姍
只要是做創意相關工作的,肯定都有一個點子墳墓吧?在團隊內部討論被殺掉的點子、被客戶殺掉的點子、考量預算跟執行限制被殺掉的點子、還沒提出來就自我審核在腦中被殺掉的點子,但你有想過把它們從墳墓中挖掘出來,鼓起勇氣問你的夥伴——這點子還有救嗎?
最近對這個念頭有了新的體悟,是源自一場創意交流活動。如果大家有看我上一期的分享〈在大亂鬥中野蠻生長的創意人〉,有提到除了聯合多間公司一起舉辦、給年輕創意人交流的創意集訓「青春合宿」,我們還會在 10 月舉辦一場「創意閃電約會」,那麼…這場號稱給「中生代創意人」的創意約會到底有沒有約成呢?
那當然!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我們過往多半是邀請獨立創意代理商、或是不同屬性的中小型創意團隊一起交流,畢竟總要先從本來就熟悉的團隊開始邀約嘛,這次則是終於做到了之前一直很想做、但因為害羞而沒能達成的任務——邀請到 4A 廣告公司的創意人一起進行拳拳到肉的對決。
這次「創意閃電約會」究竟有多殘酷呢?
有看《黑白大廚》的,應該最有印象的賽制就是「無限豆腐地獄」吧?我們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決定挑戰「無限創意地獄」賽制:9 間公司、總共 20 位各團隊的創意總監、資深創意人,在 3 小時內不斷打散重新組隊,每 40 分鐘發想就要針對同一個題目「網路霸凌」上台提案。每輪都有 5 組、共 3 輪的賽制。也就是說,我們所有人要針對同一個題目想出總共 15 個完全不重複的點子!
其實我自己也是第一次嘗試跟有完整 4A 體系訓練的創意人一起發想、一起提案,同時還有製作公司、設計公司等超多元的隊友組成,而上一輪的對手,下一輪馬上變成隊友。本來擔心這個賽制會不會太逼人,但到了第二輪就感受到這個賽制的精妙,所有人遇到新隊友後,立刻掏出上一輪被淘汰掉的點子或是切入角度,看看跟不同人組合是不是能讓這些點子復活。而這也是我這次最大的學習——
在我眼中沒救了的點子,說不定關鍵的復活道具就在擁有不同思考模式、不同背景的隊友手中!
以這次的題目「網路霸凌」來說,我們想到從遊戲中的網路霸凌切入:大家都覺得遊戲是虛擬的,但其實遊戲裡的霸凌言論攻擊是真實讓人受傷的。而往下就有「讓加害者知道自己不該這樣」以及「讓受害者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兩條不同路線可以發展。第一輪我的組別選擇的創意路線是透過巧妙的反轉,讓真相揭曉時大家才知道被玩家攻擊的魔王背後是由被網路霸凌過的真人扮演。第二輪我就帶著前面討論過的想法,跟新的組員一起討論「如何讓霸凌受害者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如何尋求協助」。而大家聽完每個組別上一輪的點子,其實也都會去思考對方的點子如果自己來修改的話,可能會往哪些方向調整。
到了最後一輪,大家其實已經都在精神崩潰邊緣(三小時超高強度的創意發想,而且真的競爭意識會讓大家腎上腺素暴增…),但因為前面兩輪每個人都累積太多手牌,所以我們這組超快就確立了點子方向,也根據前兩輪的經驗調整提案的方式,很開心終於在最後一輪拿到最多票數,這完全就是不斷堆疊點子屍體、又不斷讓點子復活後的成果。
在三小時內想出的 15 個點子,每個都有獨特的切入角度跟解題方式:有翻轉遊戲打魔王副本的 Text Damage、胖虎行為研究社、透過 AI 讓人看見自己霸凌別人的模樣、Typing 即地獄實境秀、用當紅短影音格式把網路霸凌言語影像化的 Reel Bully Reels、讓懺悔具象化的「如果我沒說」活動、把 IKEA 門市場景變成霸凌現場、由 LINE 發動的 Speak Out Stickers 計畫、透過互動式沉浸體驗網站讓人感受霸凌、一樣是在 IKEA 場景但抓到另一個霸凌受害者精準行為洞察的「痂,一直都在」、與政府單位合作的反霸凌百寶袋、結合現場喜劇演出的「這不就是個玩笑話?」、像 Spotify 年度回顧的「你的霸凌年度回顧」、隨時趕到網路霸凌現場的逆行者聯盟、讓人思考為什麼看見虐待動物與看見人被霸凌會有不同反應……,由於後續我們真的可能會執行其中的點子,就先不爆雷點子細節內容了,但聽各組提案的過程完全目瞪口呆,不斷在心中吶喊「竟然還有這招?!」
感謝來自法樂數位、李奧貝納、RE:LAB、一途創意、好奇心創意、ROCK YU、學而數位、就曰設計、轉轉影像、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的創意人,每個參與者都會讓我重新思考「這個點子真的沒機會了嗎?」而這樣的熱血也希望我能帶回原本的團隊,不要放棄啊啊啊!不管覺得荒謬、覺得無法執行、覺得一定會被客戶打槍,一起對點子們進行心肺復甦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