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4/09 DesignBIZ 特刊|設計賦能的 100 種可能

設計是務實的,它不只能為品牌帶來嶄新的商業動能,亦能展現其獨樹一格的價值主張;設計是感性的,它擁抱變化、給予寬慰,它能以點石成金的魔法,回應人們對理想生活的探索與期待。

本期特刊《設計賦能的 100 種可能》,開篇邀請 100 位橫跨各行各業的生活觀察家,有設計師、創作者、藝術家,也不乏策展人、品牌管理者、創意與行銷工作者等,他們面對同一道題目,展開了 100 種相異的回答——他們所給出的答案五花八門、鋪天蓋地,但都是近期為設計敲擊的那些靈感瞬間。

最終,Shopping Design 編輯部將這 100 則答覆加以分門別類,編輯成冊,透過與這 100 種設計的可能相會,或許我們終將看見,存在於生活、消費與商業場景中,那無所不在的設計。

Q:近期觀察到,最令你驚艷的設計賦能案例是什麼?

# 品牌創意篇

Banana In 蕉內

推薦者 | 劉書堯,Local Remote 創意總監

蕉內是一家體感科學公司,從 2016 年發佈 Tagless 無感內衣,希望從體感的底層——內衣,到襪子、家居服⋯⋯圍繞人的體感 24 小時,重新設計基本款日常。由 ABCD 進行品牌策略與識別設計,透過去除產品上的「標籤」,來呼應穿上貼身衣物的「無感」體驗,既可以作為對「無感」的隱形標註,又可以作為對「有感」的醒目識別,品牌概念貫徹至空間、包裝、行銷,使其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內衣、家居服品牌。

設計賦能的100種可能-品牌創意篇


插畫/Xin © Shopping Design

LA 有機超市 Erewhon 品牌設計

推薦者 | Square & Lily,Plants & mise en Plants 共同創辦人

Erewhon 鎖定關注健康生活、有機食品的族群,目前已擴展成 10 家分店的精品超市品牌,開放式的空間讓人安心,提供標準的生鮮食材、在地新創品牌的食品、熟食區、飲料吧、美妝保健,以及 Erewhon 自有品牌。Erewhon 整合目標族群的食衣住行所需,便利、獨特且完整的消費體驗提升了複購力,創造更高的品牌價值。

山形縣 遠藤超市(エンドー)

推薦者 | 施清元,眠豆腐 日本專案經理

在「杉の下意匠室」的操刀下,把山形較鮮為人知的名產「炸魷魚腳」品牌化,發展出吉祥物以及各式伴手禮,同時,將這間第三代接班的傳統超市 1/3 的面積,改為內用飲食空間,除了成為在地居民買菜後跟鄰居閒話家常的聚會場所外,也讓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可以直接與生活者互動,幫我們倒茶、送餐的太太,並非店員,而是每週都會來採購的老客人。在一般的超市,幾乎不可能產生這樣的關係性。

設計賦能的100種可能-品牌創意篇


插畫/Xin © Shopping Design

Balenciaga 2025 春季大秀

推薦者 | 黃宇脩,Translate Footwear 主理人

Balenciaga 2025 春季大秀在上海夜雨中進行,全場黑傘與黑衣賓客交織出一場如同黑幫派對的詩意畫面,展現了品牌獨特的美學。這次設計令人驚豔,不僅因其勇於挑戰天氣與環境,更在於其成功創造出一種深邃而神秘的氛圍。設計在無形中提升了品牌的藝術價值,並在有形上將高樓背景、黑傘與時尚元素完美融合,呈現出一場難忘的視覺盛宴。

Nokia Zero.

推薦者 | 許紋瑄 Polly Hsu,國泰世華銀行 Design Lead

Nokia 約在十年前開始著手這項 Zero 計畫,推出「沒有綠色環境就沒有科技」的想法,帶領全科技業走向淨零排放。除了定期發表 Podcast,也舉辦論壇邀請各大科技業響應。我們都知道,科技能為個人、產業和社區帶來環境和社會效益,但很少企業能著力思考科技的潛在負面影響。透過品牌重塑,可以感受到公司正在經歷重大變化。

呂聖汝.羅一軒.陳惠晴《變當》

推薦者 | 鄔展承,感官文化印刷 品牌催化部

在 2024 新一代設計展中,此作品深度結合台灣人吃便當的各種洞察,將擺放手機、飯量減半等機能需求,重新設計在便當盒中。好設計不需龐大敘事,即使是簡單的包裝印件也能發揮豐沛的影響力。期望哪天也能見到連鎖便當店與同學們合作橡皮筋便當,不僅乘載了台灣人共有的用餐情境,預期也會是檔話題滿滿的線下行銷!

設計賦能的100種可能-品牌創意篇


插畫/Xin © Shopping Design

日本 Seven 自有品牌包裝「過敏暨內容物一覽表」

推薦者 | 黃梵真,湯湯水水設計工作室 負責人

「設計賦能」從設計所能創造想像去著墨。我喜歡小到像空氣一般容易被忽略但有突出或值得學習的細節,而想像是接觸大眾,開拓人民期待的。 大部分食品包裝都會因應消費者的過敏原,以文字列出該品項的內容物。此包裝於產品背面聰明地使用表格,以填色挑選、強調,這樣的「提醒方式」能有形地善待消費者,無形地影響他人,如設計師、消費者甚至是品牌端,都有機會參考、實踐與執行。 設計賦能改變大家的選擇、互動和視野,以上小小觀察。

加拿大國家公園識別設計

推薦者 | 李宜軒,StudioPros 創意總監

前陣子到加拿大 Banff 國家公園旅行,順道檢視了國家公園的品牌識別。非常驚艷於其系統的完整性,標誌是一隻極具辨識度的海狸,主色調使用不干擾自然景色的墨綠,各種形象露出都非常完整,包括小帳篷、標示牌,甚至垃圾桶。整體識別精緻安靜地出現在國家公園中,清晰專業地指引遊客,卻不過度干擾,是非常舒服的存在。

設計賦能的100種可能-品牌創意篇


插畫/Xin © Shopping Design

麒麟啤酒 KIRIN BEER—晴れ風

推薦者 | 郭中元,中間設計研究室 創意總監.策展人.科大專任助理教授

日本麒麟啤酒睽違 17 年推出新品「晴れ風」,以男女「易飲兼具美味」的啤酒為訴求,整體設計是明亮的青綠色,於背面大膽以 QR Code 圍繞,行銷連動了啤酒、祭典文化與人,如:櫻花季時,可由此獲取地方盛開資訊,也能上傳賞櫻配酒的照片。同時,購買產品也將部分金額捐贈予櫻花保育活動。這是個有趣的行銷溝通,讓永續這件事平易近人。

日清泡麵 運勢占卜

推薦者 | 鍾本仁,學而數位 執行創意總監

設計之所以能夠賦能,是因為能帶來嶄新的體驗——吃泡麵是再日常不過的小事,但透過有趣的概念結合設計,只是在杯蓋上加上印刷文字,就能把吃泡麵變成占卜儀式,讓原本平凡的日常生活變得更有趣。

設計賦能的100種可能-品牌創意篇


插畫/Xin © Shopping Design

Ad Museum Tokyo

推薦者 | 劉方瑀,新北市設計中心 業務總監

藏身東京港區的 Ad Museum Tokyo,是座空間巧妙、內容豐富到令人驚豔的博物館。以廣告作為博物館展覽主題,展區空間不大,卻蒐羅從江戶時代至今的日本廣告相關資料,從浮世繪、報章雜誌廣告到電視廣告,展覽論述清晰,且在策展團隊的巧思下,以現代、多元而不落俗套的方式,呈現日本廣告的進程,是個讓人知識量、觀展滿足度都瞬間爆表的小型主題博物館。

士林夜市稻草人

推薦者 | colaka,插畫家

士林夜市出現稻草人,呼籲顧客把竹籤插在稻草人上,以防止清潔人員被刺傷手。此設計點子來自當地里長的創意,透過紓壓的療癒互動來改善夜市垃圾清運造成的傷害,也讓垃圾區有了新的視覺效果,看到時感到相當驚艷且有趣!如能經過美化並廣設於各夜市,會成為日常生活中兼具美觀、實用、互動的裝置設計。

陳水宏

推薦者 | 曾令理,陽明交通大學助理教授

《陳水宏》是位由學生設計團隊所創造的 AI 總統參選人,以親切的中年阿伯形象,闡述年輕世代對政治的看法與痛點。 《陳水宏》也像場行為藝術,線上線下都有宣傳造勢活動,輕快又戲謔的節奏累積了高人氣,是非常有趣的企劃,讓人思考——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政治人物,就是由一個團隊所打造出來的形象角色。

延伸閱讀:AI 虛擬總統參選人「陳水宏」!以幽默社群互動和造勢活動,反思台灣當今政治環境

設計賦能的100種可能-品牌創意篇


插畫/Xin © Shopping Design

寶礦力水得廣告《潛能在你內心》

推薦者 | 陳青琳,深度設計

寶礦力水得每回推出新廣告總使眾人期待還能如何突破。集結國高中千人大動員拍攝、2021 宛若愛麗絲冒險逆行的奔跑、2022 打造 45 公尺的透明隧道及巨大積雲,都使人耳目一新。 而今年廣告概念同樣展現青少年的活力。在技術上結合實景 AR,為了能搭配奔跑速度,打造了可以即時掃描場景與數位呈現的新技術,使畫面鮮活有力。讓人好奇迎接他們奔赴的未來為何。

延伸閱讀:宛如走進遊戲世界!寶礦力水得新廣告融合 AR 藝術,4 版本呈現「潛能在你內心」展現青春活力

Adoptable

推薦者 | 陳信宇,本質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負責人

「AI 並沒有取代創意,而是推動創意進一步發展。」將收容所照護人員拍的照片投入 AI 模型生成專業照,並依據定位訊息、收養大數據,投放到相應的戶外廣告中,且即時更新。既擴大品牌商在戶外看板的曝光,也幫助當地收容所的流浪狗。在這創意中適當的應用 AI,而非為技術而技術。(剛獲 2024 坎城戶外廣告全場大獎)

設計賦能的100種可能-品牌創意篇


插畫/Xin © Shopping Design

上勝町零廢棄中心 ╳ HOTEL WHY

推薦者 | 畢展熒.吳建龍,Blob Club 設計總監

來到 HOTEL WHY 可以體驗零廢棄的生活。由 NAP 建築設計事務所建築師中村拓志一手打造,使用當地廢棄的雪松木及農具建成,傢俱也都由舊物翻新,這座圓形建築從上空看會是ㄧ個「?」的形狀,藉此引導人們重新思考消費習慣!

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4/DesignBIZ・設計賦能的 100 種可能,更多內容請點此試閱

企劃統籌/盧奕昕.林品蓁    
企劃執行/Shopping Design 編輯部    
內頁插畫/Xin    
內頁設計/Ichuan L

作為一個野路子的創意人,沒有大型廣告集團的訓練背景、沒有其他有經驗的人引導、也沒有完整的體系資源,該怎麼突破自己的瓶頸、給自己更多持續成長的能量?這一直是我的心魔吧,只要稍微感覺自己或團隊今年沒有大幅度的成長,就會陷入深深的焦慮中。

與許多不同的前輩、創意團隊經營者、也與同事們討論過後,發現我其實還可以從更多地方尋找答案——既然出發就是野路子,就用野路子的方式解決吧!來跟大家聊聊這幾年,為了逼出自己和團隊更多成長空間,我做了哪些嘗試。

創意人如何持續成長——「走出去,尋找新的刺激吧!」

這幾年,我一直用盡全力讓自己、也讓只要有人社群顧問這個團隊「走出去」,尋找新的刺激。那麼要走去哪裡?當然是出去和更多不同背景、不同思維的創意團隊碰撞,感受其他廣告公司怎麼思考創意?策展團隊、影像團隊、創新數位公司……又有怎樣的獨門絕技?而「Indie Creative」就是在這個出發點下,聚集一群有著同樣想法的創意團隊而成的小組織。

已經辦到第三屆的 Indie Creative 青春合宿,是集結了只要有人社群顧問、不來梅創意、法樂數位創意、貓取廣告、玖樓 9floor 等 5 個創意團隊的創意集訓,讓各團隊的年輕創意人在玖樓的空間裡進行跨公司組隊、腦洞大開的創意工作坊,邀請好初早餐的老闆火鳥 Matt、萬華世界下午酒場的老闆李政道來分享他們的創意經驗,晚餐吃完詹記麻辣火鍋後,直接宣布隔天早上要為詹記規劃一檔品牌聯名企劃,兩天一夜火力全開,讓大家近距離觀察其他團隊成員的討論方式,也讓大家被不同公司的創意浪潮衝擊。

第三屆 Indie Creative 青春合宿。集結只要有人社群顧問、不來梅創意、法樂數位創意、貓取廣告、玖樓 9floor 等 5 個創意團隊的創意集訓。

第三屆 Indie Creative 青春合宿。集結只要有人社群顧問、不來梅創意、法樂數位創意、貓取廣告、玖樓 9floor 等 5 個創意團隊的創意集訓。

圖片來源/只要有人社群顧問

第三屆 Indie Creative 青春合宿。集結只要有人社群顧問、不來梅創意、法樂數位創意、貓取廣告、玖樓 9floor 等 5 個創意團隊的創意集訓。


圖片來源/只要有人社群顧問

除了給年輕創意人的青春合宿,也不會放過讓各團隊的提案主互相交流的——沒看過其他公司怎麼提案?我們每年舉辦的「提案交流會」直接開提案檔案講給彼此聽!(當然有把客戶、預算等等資訊保護好)從策略如何鋪陳、簡報結構、提案技巧……全部攤開來講,這些團隊我們甚至在比稿中交過手,但仍然願意透過分享讓彼此都能更進化。

我們從影像團隊身上學習如何透過視覺來說好故事、從策展團隊身上學習「空間」如何成為一個好創意的載體、從 4A 廣告集團學習策略與洞察挖掘、跟獨立公司學習充滿彈性的創意討論流程……無比感謝每一個每次我拜訪請教都願意傾囊相授的創意人,我也都用同樣的力道分享我累積的各種經驗。

小團隊沒有包袱、彼此合作可能遠大於競爭,所以反而有機會用這樣的方式連結在一起。接下來,我們預計還會在 10 月舉辦「創意閃電約會」工作坊,讓各創意團隊的中間份子、與創意總監級別的創意人用像是 Speed Dating 的形式快速組隊、交換隊員,一起在一個下午嘗試激盪出更多創意火花。

第三屆 Indie Creative 青春合宿。集結只要有人社群顧問、不來梅創意、法樂數位創意、貓取廣告、玖樓 9floor 等 5 個創意團隊的創意集訓。


圖片來源/只要有人社群顧問

「創意」還存在於更多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走出去」不只是跟其他團隊交流,我更是直接開始嘗試不同領域的創作。可能有些人知道了,我個人最近跟公司夥伴組了個漫才組合「支薪好友」,也已經實際在喜劇俱樂部有了幾次現場表演經驗。走上喜劇演員之路,是我完完全全沒有想過、也從來不在人生計劃內的事,但這卻意外成為了我今年學習最多、得到最多嶄新靈感的奇妙經驗。

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執行長陳思傑與公司夥伴組成的漫才組合「支薪好友」,實際於喜劇俱樂部的演出。

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執行長陳思傑與公司夥伴組成的漫才組合「支薪好友」,實際於喜劇俱樂部的演出。

圖片來源/陳思傑

等等,漫才跟廣告創意有什麼關係嗎?乍聽之下好像沒什麼關聯,但如何透過創造預期落差來引導觀眾、讓觀眾笑、讓觀眾落淚、讓觀眾接收到我們想傳遞的訊息,這不就是我們在廣告裡一直嘗試的事情嗎?如何透過情緒的鋪陳與疊加、聲線變換、視覺輔助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這不正是我們在提案時一直鍛鍊的口語表達能力嗎?

最近也在練習日式喜劇裡很常被應用的形式「大喜利」,也就是對應特定情境、詞彙、圖片,用簡單一句話來搞笑的形式,這其實對於創作品牌社群內容、甚至對於大型 campaign 的創意發想都很有幫助,其實「迷因」也是相似的概念,會讓你深度去探索「有趣」的根源是什麼?是什麼元素、以及元素之間的什麼關係創造了「有趣」的效果,這個訓練真的對我有不小的幫助。

原本嘗試漫才並沒有特別去思考與我本業的連結關係,純粹是想跟夥伴挑戰一些在我們「既有能力範圍外」的新興趣,想不到越做下去越能體會其中的快樂、驚奇、以及「輸入」大量的新技能與能量到身上。無論是廣告行銷、表演藝術、喜劇……,「創意」的根源很多時候都是殊途同歸的,這道理我們其實都可以理解,但唯有你真的走一遭,才能真實體會到這是什麼意思。

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執行長陳思傑與公司夥伴組成的漫才組合「支薪好友」,實際於喜劇俱樂部的演出。


圖片來源/陳思傑

答案——總是在你想像不到的地方出現

我越來越不會以「廣告人」稱呼自己,能夠定義我的不會是「廣告公司的老闆」,而我們要做的也無法用大家既有認知下的「廣告」來定義,我想要累積的、生長出來的技能也不會只是從「廣告公司」那邊獲得。如果你也跟我一樣,覺得腦中處在卡關已久的狀態,那麼,就做一個沒有給自己邊界限制、可以無數次打破自己固有思考模式的創意人吧。

9/26 DesignBIZ 趨勢論壇—我們需要的品牌|聽只要有人社群顧問 傑哥,分享品牌裡的 AI 應用方法與思維 ➬ https://bit.ly/3z4DX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