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於威尼斯隆重舉行的展覽「威廉·德·庫寧與義大利」,將首次探索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如何從其兩度踏足義大利的旅程(分別於1959年及1969年)中獲得靈感與啟發。此次展覽匯集了自195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約75件精選作品,不僅是義大利首次對此荷蘭裔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德·庫寧作品最大規模的展出,亦是首度深入探討義大利對其藝術影響的專題展。
展覽由前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主任加里·加雷爾斯(Gary Garrels)與藝術史學家馬里奧·科多格納托(Mario Codognato)聯袂策劃的「威廉·德·庫寧與義大利」,將在威尼斯的加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精彩呈獻,於威尼斯雙年展的前夕,即4月17日盛大開幕。
丹‧布德尼克 (Dan Budnik)、威廉‧德庫寧 (Willem de Kooning) 在紐約東漢普頓工作室(1971)。© 2024 The Estate of Dan Budnik. All Rights Reserved. Artwork © 2024 The Willem de Kooning Foundation, SIAE
Gallerie dell’Accademia外觀。圖 / 取自Wikipedia。
加雷爾斯與科多格納托在一項聯合聲明中表示:「德庫寧從日常生活的視覺刺激、光芒與動態線條吸取靈感,鑄就了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任何一次視覺的衝擊,都有可能激發出他新的繪畫想法。他如何將紐約及東漢普頓的周遭環境融入其畫作和素描之中,在羅馬,亦同樣上演了這樣的情節,一種『瞬間即逝』的整體感受。」他們進一步補充道:「在羅馬期間德·庫寧從四周的一切中提煉而出全新的視角及啟發媒介的手法,其深受古典義大利繪畫雕塑以及他在當地結識的新藝術家朋友們的影響。」
展出亮點包含1960年的三幅作品——《河之門》、《那不勒斯的一棵樹》和《波格賽別墅》,將首度聚首一堂展出。這三幅畫作均是德·庫寧回到紐約後所繪製,卻能夠隱隱看出探訪一趟羅馬之後,其繪畫風格與形式的轉變,同時也將展出1959年時創作,以羅馬該城市為題的黑白繪畫系列作品;此外,他在羅馬製作的十三件小青銅器也將於此展亮相。
威廉‧德庫寧,《波格塞別墅》(1960 年)。© 2023 The Willem de Kooning Foundation/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 FMGB Guggenheim Bilbao。
根據加學院美術館美術館總監朱利奧·馬尼埃里·埃利亞(Giulio Manieri Elia)的介紹,自上一次在義大利展出德·庫寧的作品至今,已有近18年的時間。此次展覽得以實現,多虧了來自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Glenstone 美術館、馬德里提森-博內米薩博物館(Museo Nacional Thyssen-Bornemisza)、巴黎龐畢度中心國家(the Centre Pompidou)、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Paris 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以及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 Bilbao)等機構的借展。
威廉‧德‧庫寧,《無題#12》(1969 年)。© 2023 The Willem de Kooning Foundation, SIAE。
義大利對德庫寧的影響
在德·庫寧訪問羅馬期間,已是一名擁有四十年藝術生涯的藝術家,以其獨特的風格著稱於紐約派藝術家之中,他的作品在超現實主義與表現主義、表現主義與立體主義、抽象與具象之間徘徊。
德·庫寧的義大利之旅不僅轉變了他的藝術創作手法,亦深刻改變了他觀看世界的視角,這遠超出了單純探索新材料的層面。1983年,在德・庫寧步入八旬之際,他懷念著在義大利親眼目睹那些古典大師作品時的說道 :「提香他九十歲時,關節炎如此嚴重以至於必須將畫筆綁在手上,但他持續畫著那些散發著光芒的聖母像,就好像他剛剛才聽說過她們似的。」
身臨其境地在威尼斯親眼見到威尼斯畫家的作品,或在羅馬觀賞到羅馬畫家的畫作,這樣的視覺衝擊與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的體驗截然不同。德·庫寧述說:「我記憶中的一切彷彿都是懸浮或伸展進入空間之中。那些畫作無論從哪個角度欣賞,似乎都能展現其獨特魅力。一切的秘訣在於將自己從重力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威廉‧德庫寧,《海盜》(無題 II)(1981 年)。 © 2024 The Willem de Kooning Foundation, SIAE。
這種差異在德・庫寧早期兩次義大利之行中的第一次,即1959年9月,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擺脫重力」的意涵體現在羅馬夏季街頭的明暗對照上,炙熱的日光與修道院及柱廊帶來的幽涼黑暗形成鮮明對比。正如策展人兼評論家格曼諾·塞蘭特所指出,這樣的明暗分割仿佛象徵著義大利的近代史,「美國藝術家重新將焦點投向了一種根植深厚且歷史悠久的文化,這種文化的根源和歷史是法西斯時代無法抹去的」塞蘭特寫道。
在德·庫寧早期那段三個月的義大利之旅中創作了大量的紙上作品,皆將其統稱為「羅馬」,它們既有字面上的意涵,也具有歷史背景的深度。不過《羅馬》系列的紙上作品,在創作形式的表現上並非呈現著溫潤而完整的狀態,而是藉由油彩、水墨或拼貼等方式回應,因此與其用「紙上作品」來定義它們,實質上更具一種實驗性的探索意味,帶有高雅卻激烈的力量。
〈無題〉 (Rome) (1959), Renee and Chaim Gross Foundation, New York. Photo: © Willem de Kooning Foundation
而這股狂妄的力量和當地歷史悠久的戰役人物有所關聯性。德·庫寧在羅馬街頭建築物廊柱間看到的,是被賦予生命力的雕塑,這些雕塑人物在光線與縫隙之間呈現了明確的明暗對比。而他將這樣的視覺體驗體現在不同的繪畫作品當中,特別是繪於1960年的〈波格賽別墅〉以及〈那不勒斯的一棵樹〉,將《羅馬》系列的單色畫,重新以色彩做出強烈的差異性,鈷藍和鎘黃在前景和背景中展開激烈爭奪,以此於畫面呈現出了三維空間。
這些畫作的處理似乎都指向了一個事實,對德.庫寧而言,義大利不僅是無盡靈感的泉源,在他的創作脈絡中更是一個深具意義的地方。他在羅馬時對於雕像與廊柱光影間的關注,像是對「虛無」哲學性概念的思考,實際上,這不只是德·庫寧在羅馬時才領悟到的觀看方式。德·庫寧曾說:「在我深入瞭解哲學之前,我就已被虛無的概念所吸引。那是一種對空虛、對無人之境的著迷。」德·庫寧在紐約的日子,即發現空曠的地面和城市的街區,虛與實的空間狀態呈現了巧妙的氛圍,只是在羅馬期間,這種虛無的強烈意象,陽光在和空隙和戰役中的人物雕像彼此間穿梭,在情緒感受上,一個輕柔飄渺;另一則剛性強硬,促使德·庫寧透過強烈的筆觸,和紙張的留白,將其感受具體化。
威廉‧德庫寧,《留著小鬍子的紅人》 。© 2024 The Willem de Kooning Foundation, SIAE。
Willem de Kooning, Screams of Children Come from Seagulls (Untitled XX) (1975). © 2024 The Willem de Kooning Foundation, SIAE
REFERENCE
Artnet
Apollo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