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Art Basel HK) 於2023年3月21日至3月25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展,由瑞銀集團作為全球首席合作夥伴,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頂尖的藏家與藝廊、藝術機構等;今年為2019年以來最具規模的一屆,聚集來自32個不同國家及地區,合計共177間藝廊。貴賓預展首日聚集大量的藏家,部分畫廊反應買氣相當的不錯。另一方面,得之於香港展會本身在執行策略上,推廣亞洲、亞太地區傑出的藝術類型,也因此在今年的展會當中,觀眾可看到許多優質的亞洲藝術體系,且媒材種類多元,包含許多後媒介之下的各種藝術思考路徑。

Anomaly畫廊(1B20)展場空間照。圖/攝

Yutaka Kikutake Gallery(1C24)展場空間照。圖/攝

不過有趣的是,這些來自亞洲藝術家的創作,在藝術語彙上,已明顯逐漸走出媒介本身的限制性,媒介對於他們而言,主要是回歸到其物質層面的效果,而不在強調媒介本身的意義;他們更多的觀點關注於表達創作的主體性,以及個人面對世界變動中的觀察,像是政治性因素、資本主義、環境變遷、人性的本質等,並且最終將這些內容詮釋到創作的主題之中。此外,風格類別亦不受限制,主要年齡層分布於八〇、九〇之後的藝術家,又或者是資深藝術家的近期新作也有此一現象。就此現象而言,也象徵著亞洲藝術的部分發展已逐漸走出藝術內需的問題,並和西方藝術體系開始產生更多對話的可能性。

2023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貴賓預展首日人潮眾多。圖/攝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頂尖的藝術展會當中,來自西方的大畫廊依舊很受到藏家們的熱烈討論,像是在本次展會中可見他們的展位時常擠滿了人潮,他們經手過的藝術家在市場的穩定度中,不管是在品質、價值、藝術內容方面,還是受到高度的關注,並定期持續為高端藏家們挑選出新的藝術創作型態。如LGDR GALLERIES(厲蔚閣)畫廊,在本次展會中就呈現知名數位藝術家Beeple(本名Mike Winkelman,1981-)的最新帶有相應NFT的動態雕塑”S.2122”於展位上,受到了許多藏家高度的關注與詢問。再者,處理特定流行文化現象的藝術創作,同樣也受到討論,不過就偏向是較具知名度的藝術家,且圖像類型看似輕鬆的視覺狀態,如Pearl Lam Galleries(BOOTH 1D07)帶來Mr Doodle的新作,現場有許多年輕藏家詢問。

LGDR GALLERIES(BOOTH 1C13),Beeple,S.2122,動態雕塑、四屏影像、拋光鋁金屬外殼、內部桃花心木框架、影像、聲音、非同質化代幣,221×121.9×121.9釐米。該件作品對應了2021年的作品” HUMAN ONE”所提出的概念;” S.2122”在七英尺高的旋轉長方形動態雕塑內,包含無止盡循環的數字及時而夢幻時而反烏托邦的城市街區視覺狀態。圖/攝

LGDR GALLERIES(BOOTH 1C13)展覽空間照。圖/攝

Pearl Lam Galleries(BOOTH 1D07)帶來Mr Doodle的新作。圖/攝

Pearl Lam Galleries(BOOTH 1D07)展覽空間照。圖/攝

豪瑟沃斯畫廊(Hauser & Wirth,BOOTH 1B15)展位聚集許多人潮。圖/攝

Gimhongsok(金泓錫) | Encounters 7

來自南韓首爾的Kukje Gallery(BOOTH 1C12)展出Gimhongsok(金泓錫,1964-)的作品” Solitude of Silences-Actor”(沉默的孤獨),該件作品曾是特別為了2020年的「藝聚空間」(Encounters)而製作;而到了2023年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藝術家呈現了全新版本的作品。在新版本的作品裏面,我們可見七位頭戴動物面罩的人型人物,他們象徵著現代社會不同年齡與職業身分,這些表演者是具有不同外形與性格的人體模特兒,目的是促使觀者思考自身和現實社會中的既定印象與真實性,講述了我們自己和看待他人的方式,如以收入作為評判他人標的的價值準則。在看似活潑幽默的人物之下,實際上有著其他隱藏的目的,而更廣泛指涉的意義,是連結著全球資本主義下,勞動者的地位。Gimhongsok畢業於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Düsseldorf Kunst Akademie),他的系列作品擅長以各種藝術媒介,探討隱藏在隱藏在人類日常生活背後的各種利益關係,與政治因素和資源分配問題。

Gimhongsok,Solitude of Silences-Actor,混合媒體、樹脂、泡沫橡膠、衣服、布料、塑料瓶,134.0 x 82.0 x 121.0(厘米),2017-2019年。圖/攝

David Zwirner | BOOTH 1C15

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在紐約、倫敦、巴黎、香港均設有空間,本次展出Jordan Wolfson(喬丹‧沃爾夫森,1980-)的作品,他的創作媒介多元,在雕塑、裝置、攝影、展演等類別都有呈現。他的作品文本取自網路、廣告、科技、信息的處理等相關領域,所延伸而來一種關於人類的文化狀態,並將其轉化為看似不安,並帶有一點神秘色彩的暴力凝視,引導觀者進入一種觀看與被觀看之間的情境當中,不過他這樣的創作並非是要進行直接式的體制批判,更多的層面是藉由多重性的凝視關係(旁觀者、受害者、侵略者),來提出人類心理的複雜層面。Jordan Wolfson目前為美國當代藝術界,相當受到關注與具有潛力的年輕藝術創作者。

Jordan Wolfson,Red Sculpture,213.4 x 45.7 x 50.8(厘米),2016-2022年。圖/攝

Hauser & Wirth| BOOTH 1B15

豪瑟沃斯畫廊(Hauser & Wirth)於蘇黎世創立,在香港、倫敦、紐約、洛杉磯、英國薩默塞特郡、瑞士聖莫里茲、格施塔德,都設有分支。本次帶來Philip Guston(菲利普‧加斯頓,1913-1980)的作品,其為第一代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American expressionists),並影響了21世紀初的許藝術思潮。他的作品最大的特點在於經常藉由卡通化、標誌性的藝術語彙,來描繪三K黨的圖像,畫面中常見有鐘錶、香菸、鞋子、燈泡等相關元素。而本次展出的作品《低層》(Lower Level)(1975),是Philip Guston相當動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創作晚期中常見的主題,像是在畫面中我們可以見到一雙雙腿正倒置在血海中(象徵人類歷史上的痛苦與創傷),相形之下和另一雙穿著結實靴子的腿形成對比,暗喻對於逝去生命的輓歌。

Philip Guston,Lower Level,Oil on canvas,188 x 250.2 cm / 74 x 98 1/2 in,1975年。圖/攝

Ink Studio | BOOTH 3E02

Ink Studio(墨齋)是來自北京、紐約的畫廊,他們雖然展出的媒材以東方性的類型為主,然而在視覺語彙的主體性當中,卻都具有實驗性與跨媒介的思維。本次帶來的作品為曾建穎(Chien-Ying Tseng,1987-)的《社畜態》,該件作品是藝術家少數大型連幅的呈現,他透過性格化表現的動物形象,暗喻人類在處世中的執念。而他的性格化除了體現於動物的神情描繪,更是在藝術家個人語彙中,擅長藉由近似水波紋路的「角質層」運用,如此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風格脈絡。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作品媒介雖然是東方性的媒材,然而在主題與構圖的表現上,卻又擺脫媒介本身在繪畫運用上的思維,同時不失亞洲獨特的文化光譜內涵,並富含東西方文化差異性狀態的共存,以及古代美學和當代美感中的對話關係。

曾建穎,社畜態,紙本設色、墨、礦物顏料,73.5×73.5cmx18panels,2020年。圖/攝

Liang Gallery | BOOTH 3E17

來自台北的尊彩藝術中心展出藝術家周代焌(Chou Tai Chun,1986-)近期的新作系列,如作品《古老的軌跡》等。相較於過去,周氏近期的創作開始在繪畫性的表現上更為多元,他除了巧妙地保留了過去對於具象硬邊結構的元素使用以外,同時在筆觸與繪畫圖層的處理上,轉換的更具有流動性,讓畫面的結構更具律動及層次感之下,卻又維持作品過去一貫以來的精緻度。而看似電腦去背處理後的幾何造型之描繪,也讓觀者對於繪畫本身的空間性提出進一步的探討,像是這些隱藏在繪畫裏層當中,隱喻了人類在時間光譜之下,受到哪些無形意識的操作,又或者是政治意志的介入。周氏的創作長期藉由田野調查,從宏觀乃至微觀的多重視域,詮釋人類從歷史軌跡直到現今的發展當中的許多事件與狀態。

周代焌,古老的軌跡,壓克力、畫布,150x90cm,2023年。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尊彩藝術中心展覽空間照。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娜布其(Nabuqi),噴泉:夜晚花園,2020年。作品地點位於E4。圖/攝

PERROTIN帶來加藤泉的作品。圖/攝

展會資訊

貴賓預展(憑邀出席) 

2023年3月21日(星期二)中午12時至晚上8時

2023年3月22日(星期三)中午12時至下午5時

2023年3月23日(星期四)中午12時至下午2時

2023年3月24日(星期五)中午12時至下午2時

2023年3月25日(星期六)上午11時至中午12時

開幕之夜

2023年3月22日(星期三)下午5時至晚上9時

公眾開放

2023年3月23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晚上8時

2023年3月24日(星期五)下午2時至晚上8時

2023年3月25日(星期六)中午12時至下午6時